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共建绿色家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共建绿色家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第八册第三单元《绿色家园》中的活动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环保和所谓"绿色"的含义之间的关系;了解必要的环保常识;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懂得爱护身边环境的意义;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从自己做起,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尽力。【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学生活的过渡阶段,这时他们的自我认识能力提高了不少,但缺乏社会意识,对环保问题存在模糊认识,多数同学认为环保就是环境卫生好,没垃圾就行。所以把“引领与指导学生体验并感受环保的意义,懂得生活中环保的重要”作为本课的重点。让学生在收集、观察、比较、讨论、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懂得环境保护就在我们身边,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设计理念】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她像母亲一样养育着我们,然而环境污染正危害着我们的地球母亲,威胁着我们的生活。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爱护环境,争当环保小卫士,用实际行动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环境问题是个大问题,保卫地球、建设家园是人们共同的责任。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让学生的环保意识得以升华,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紧紧围绕农村学生的日常生活,注意知、情、意、行的统一,使学生在说、议、评、比等多种形式下知情而明理。【教师教法】以环保为主线,让学生在情景感受中完成学习目标,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形象性感受环境保护的意义。【学生学法】以情景再现,实践体验为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如何通过自身行动,保护环境,共建绿色家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环境保护关系到千家万户,环境保护从身边做起。2.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讨论等方法使学生了解环保常识和道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做贡献,把环保意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教学重点】引领与指导学生体验并感受环保的意义,懂得生活中环保的重要。【教学难点】知道环境保护就在我们身边,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教学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家乡辽河的资料、环保的资料,各种垃圾卡片、歌曲、课件。【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情景铺垫(2 分钟)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我能和你们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共同度过一节课的美好时光,如果你们和我一样高兴的话,就给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