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进展肝癌发病率较高,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如何有效治疗肝癌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治疗较为困难且患者往往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肝癌在手术切除、血管栓塞化疗、射频消融、药物治疗、生物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各种治疗方式上均有了很大进展,形成了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模式。本文综述近年来肝癌的各个主要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标签:原发性肝癌;治疗;研究进展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rcinoma,PHC)是在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引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据世界范围恶性肿瘤的第 5 位和第 3位,我国则是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对我国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⑴。因此如何有效治疗 PHC 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 PHC 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经皮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经皮无水乙醇注射、射频消融、药物治疗、生物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PHC 的治疗形成了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多种方法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2]。本文就近年来有关 PHC 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肝切除手术治疗肝切除手术是不合并肝硬化的局限性肝癌患者应用最广泛的根治性治疗措施,通过切除肿瘤病灶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率。文献[3]研究认为,肝癌切除手术术后 5 年存活率可达 50%〜70%。手术切除治疗 PHC 受到肿瘤直径大小、肝功能、患者身体及肝癌发展程度等因素影响,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对于肝功能 Child-PughA 或 B 级、无脉管侵犯及远处转移、单个肿瘤直径<5cm 或肿瘤数目为 2〜3 个且最大直径 S5cm 时,可首先考虑肝切除术,因此术前需要对肝功能分级、肝功能储备情况、是否合并肝硬化及肿瘤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目的是保证手术安全性、提高肿瘤切除率[4]。与中晚期肝癌或多发、巨大病灶肝癌患者相比,早期肝癌患者获得手术切除的概率更大、预后更佳,且生存时间也较长。精准肝切除是一种在彻底切除肿瘤病灶、有效控制出血量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残余肝功能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减少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研究表明与传统肝切除(Pringle 法)相比较,施行精准肝切除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肝功能恢复更好、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复发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V0.05)[5]。以往国内进行解剖型肝切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