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C)证明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A 施旺 B 巴斯德 C 萨姆纳 D 芬恩 E 桑格2.1960 年(A)提出操纵子学说。A.Jacob 和 Monod B. Payen和 Personz C.Sumner和 Sanger D.Cech和 Altman E.Eduard和 Hans 3.1 个酶活力单位是指( B)A. 在特定条件( 0℃,其它为最适条件)下,在1 分钟内能转化 1 微摩尔底物的酶量B. 在特定条件( 25℃,其它为最适条件)下,在1 分钟内能转化 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C. 在特定条件( 25℃,其它为最适条件)下,在1 秒钟内能转化 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D. 在特定条件( 25℃,其它为最适条件)下,在1 分钟内能转化 1摩尔底物的酶量E. 在特定条件( 0℃,其它为最适条件)下,在1 秒钟内能转化 1 摩尔底物的酶量4. 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不受那个因素的影响(D)A.[S] B.[E] C.pH D.时间 E.温度5. 关于米氏方程常数Km,哪个是正确的( D)A. 饱和底物浓度时的速度B. 在一定酶的浓度下,最大速度的一半C.饱和底物浓度的一半D.速度达最大速度半数时的底物浓度E. 降低一半速度时的抑制剂浓度6. 下面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A. 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B. 酶是生物催化剂C.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是可以再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D.酶具有专一性E. 酶在强碱、强酸条件下会失活7. 下列哪一项不是 Km值的功能( E)A.Km值是酶的特征物理常数,可用于鉴定不同的酶B.Km值可以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力,Km值越小、亲和力越大C.Km值可以预见系列反应中哪一步是限速反应D.用 Km值可以选择酶的最适底物E. 比较 Km值可以估计不同酶促反应速度8.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C)A. 酶分子上的几个必须基团B. 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C.酶分子结合底物并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三维结构区D.酶分子中心部位的一种特殊结构E. 酶分子催化底物变成产物的部位9.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 D),反应速度大约增加一倍?A.1℃B.2℃C.5℃D.10℃E.15℃1. 酶的催化特点( ABCD)A. 极高的催化效率B. 高度的专一性C.活性的可调节性D.活性的不稳定性E. 活性的稳定性2. 酶的专一性分为哪两个 (BC) A. 底物作用的专一性B. 结构专一性C.立体异构专一性D.温度选择的专一性E.PH专一性3. 酶的催化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BCDE A. 底物浓度B. 产物浓度C.酶浓度D.温度E.pH 第四章1,下列关于酶应用过程中的一些缺陷错误的是(C)A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