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每一次挑战都是【如何面对每一次挑战?这里有三个茶人最真实的人生故事】 当我工作中遇到烦心事时,喜爱找我的朋友张婷婷聊一聊。 婷婷家里世代做茶,我们戏称她为“茶二代”。她为人平和,气质清爽,把做好茶视为梦想,大学专门报了茶学专业,考了评茶资格证;我们都以为她是为了继承家里生意,没想到毕业后她进了一家自己喜爱的茶企,在研发部门做茶叶审评师。 我们这些朋友很纳闷,审评师和研发好茶有啥关系? 婷婷开始科普:从研发角度看,审评就是要从海量的茶样中,发现一款符合预期的目标茶样。在茶叶采摘期,她要跑遍不同茶区,翻山越岭地找茶。 去年,婷婷找茶时,9 天驱车 2000 多公里,跑遍了全国 26个茶区。做台湾高山乌龙茶的研发时,许多茶园在海拔 2000 米第 1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高山上,从这个茶园到邻近的茶园,看起来很近,却要下山再上山,大部分时间在爬山。找茶期间,她几乎每天喝 70 杯左右浓度很高的茶汤,喝茶过量可能会导致心悸、双手发抖,这就是“醉茶”。 婷婷一边品茶,一边将自己的需求告诉制茶大师,不断调整工艺。大师劝她,茶样已经属于上品中的上品了,婷婷仍然坚持:要在保持台湾乌龙茶传统口感的基础上,进行一点点创新。她说得最多的话是“再试一试吧”。 就这样,婷婷和伙伴们不停地收集茶样,不停地喝,不停地改良,直到喝到一款有果香味的台湾乌龙茶时,她对大师笑了:这是我心中的那个味道。 在婷婷身上,专业和信念互为支撑,为了心中那个“味道”,她坚持自己内心坚持的,将一件事做到极致。这是我从婷婷身上看到的对待事业和梦想的一种方法。 第 2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二 婷婷有个工作搭档叫孙倩,也是个温柔的死磕型人物。 孙倩早年是学食品专业的,2024 年进入茶叶行业,做茶叶审评 10 多年。之所以跳槽到婷婷所在企业,她理由很简单:要想做到极致,往深处钻研,就得琢磨加工工艺。这家企业让孙倩有这种感觉。 她和团队为茶叶审评设置了 6 道专业门槛,只有一一通过这 6 道关口,才算合格。在这里的每一天,孙倩都干劲十足。团队成员形容她,像拿着放大镜对每片茶叶进行“找茬”,比如对于某款茶来说,每根茶叶都必须是独芽;颜值要高,长度要一致,差别控制在大约 3 毫米以内。 接下来,她还要在实验室里进行尝味道、闻香气、看汤色、评叶底的感官审评。比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孙倩和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