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田佐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作为加强政府内部权力运行、制约的重要方式,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环节。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与企业相比较为薄弱。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各类贪污、舞弊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刻不容缓。完善内控制度工作融入机制,将单位财务管理与内控工作相结合,是行政事业单位高效运行的有效环节。本文阐述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内控制度 完善 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和使用高效、财务信息真实可靠、有效预防舞弊和腐败现象的发生,行政事业单位需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即为实现单位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内控制度、具体措施和实施流程,对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从而有效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 1.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票据管理工作存在漏洞,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存在坐收坐支现象,更有单位利用监管漏洞,用虚假业务报销挪作他用,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实和资金的损失。办理业务过程中不重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易造成财政性资金的闲置和浪费。 2.财务运行监管机制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虽然有单独的财务部门,但在具体分工上,存在不相容岗位职能混淆不分的情况,导致存在岗位之间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现象,独立的监督机制尚未完善。 3.重核算轻管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混为一谈,会计核算需严格审核会计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却忽视了对资金流转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过程的评价;财务管理则侧重于法律规范会计业务行为,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在单位管理和提高运行效率方面的作用,忽视财务管理易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二)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1.对决策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制度形同虚设,“一把手”的内控意识薄弱。有的单位主要领导利用手中的权力干预集体重大决策或直接违规决策,插手干预招投标等重大事项,违法违规谋求不正当利益。 2.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同样需要面对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