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4 页雨 杜牧 阅读答案篇一:题扬州禅智寺 ( 杜牧) 阅读答案题扬州禅智寺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注:杜牧因弟弟眼病急剧扬州禅智寺 。唐制:“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因假满百日而离职。请简析本诗写景特点以及作者的心境。答案:抓“蝉躁”“秋”,蝉躁从听觉的角度反衬禅智寺的静,秋雨秋风则烘托禅智寺的冷寂;青苔、白鸟从视觉的角度暗示禅智寺的空寂人稀;“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才明暗的角度写静;最后把热闹的扬州与自己只能在禅智寺的静寂中凄凉度日作对比,突出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之情,写景中蕴涵了诗人多少身世感受、凄凉情怀。篇二:雨中童话阅读答案篇一:雨中童话阅读答案1.(1) 雨中玩跷跷板 (2) 穿着灌满雨水的鞋子来回走 (3) 摇落树上的雨露 (4)数天边的彩虹 .20 .①②‖③④⑤‖⑥ (1) 第一部分:眼前的小雨激起了我沉淀已久的回忆.(2) 第二部分:详细描述了童年的雨趣.(3) 第三部分:对童年雨趣的怀念, 对童年的怀念.21 .(1) 突出了小雨滋润万物 , 青翠欲滴的情状 , 尢其抒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2)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雨点敲打屋瓦的声响, 另外也照应了前半句中的“一面面小鼓”.22 略( 每类从文中找出合适的例子就行) 23 .(1) “熟悉”指的是眼前的雨景.(2) “遥远”指的是逝去的雨趣、逝去的童年.24 .d 中心要点:回顾了童年与雨有关的几件趣事 , 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 对童年雨趣的眷恋篇二:雨中童话阅读答案第 2 页 共 14 页雨中童真丛维熙雨很活泼 , 很浪漫 , 也很有诗意 . 但是 , 大概只有真心热爱大自然、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才会发现其中的美妙吧. 儿时最爱看雨 , 觉得它神秘莫测 . 家乡的老人说 , 天上有一条银河 , 雨是银河决了堤 , 倾倒下来的天水 . 还有的老人说 , 那是老天爷与他媳妇打架时, 玉皇娘娘流下来的眼泪 . 当时 , 我虽然不懂科学知识 , 但也不相信这些民间传说——管它是从哪儿来的, 反正下雨能给我快乐 . 记得儿时每到枯雨的大旱之年 , 家乡人都要求雨 , 人人头上戴着一个柳条弯成的帽子, 冒着赤日炎热 ,抬着猪、羊、鸡、鸭 , 敲锣打鼓地走到河边 . 在一片祷告声中 , 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 用力将它们抛向河心 , 以求上苍的老天爷与地下的龙王爷, 能体恤大地之焦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