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医院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12021/3/121.CAP的定义与诊断。4.CAP的治疗。2.CAP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住院标准与重症CAP诊断标准。目录5.CAP治疗后评价和处理、出院标准。3.CAP的病原学诊断。6.预防。22021/3/121.1CAP的定义与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在人院后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32021/3/121.2成人CAP的发病率1.欧洲与北美国家成人CAP的发病率为5-10/1000人/年,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2.美国成人住院CAP的发病率平均为2.5/1000人/年,65-79岁为6.3/1000人/年。4.我国目前仅有CAP年龄构成比的研究,尚无成人CAP的发病率数据。2013年一项国内研究结果显示,16585例住院的CAP患者中≤5岁(37.3%)与>65岁(28.7%)人群的构成比远高于26~45岁,青壮年(9.2%)。3.日本的研究显示:15-64岁、65-74岁与≥75岁CAP的发病率分别为3.4/1000人/年、10.7/1000人/年、42.9/1000人/年42021/3/121.3成人CAP的病死率1.CAP的病死率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升高,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2.日本报道15~44、45~64、65~74岁和≥75岁住院CAP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1.4%、3.3%、6.9%和9.3%。4.我国缺少CAP年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数据。据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记载:2008年我国肺炎2周的患病率为1.1‰,较2003年(0.9‰)有所上升。2012年我国肺炎的死亡率平均为17.46/10万。3.德国CAP监测网数据显示,成人CAP患者的30d病死率为8.6%,门诊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0.8%和12.2%。而多项研究结果表明,ICU中重症CAP患者的30d病死率达23%~47%。52021/3/121.4病原学特点CAP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且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迁。1.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其他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肺炎克雷伯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少见。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肺炎仅有儿童与青少年的少量病例报道。2.对于特殊人群如高龄或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则更加常见。62021/3/121.4病原学特点3.随着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呼吸道病毒在我国成人CAP病原学中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成人CAP患者中病毒检出率为15.O%~34.9%,病毒检测阳性患者中5.8%~65.7%可合并细菌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流感病毒占首位,其他病毒包括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人偏肺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72021/3/121.5耐药性1.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率为63.2%一75.4%。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8.1%~91.3%,对克拉霉素耐药率达88.2%。对口服青霉素的耐药率达24.5%一36.5%,对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39.9%~50.7%,但对注射用青霉素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9%和13.4%)2.我国支原体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达58.9%一71.7%,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54.9%~60.4%,但对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82021/3/121.6临床表现可能病原体临床特征细菌急性起病,高热,可伴有寒战,脓痰、褐色痰或血痰,胸痛,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CRP)升高,肺部实变体征或湿性哕音,影像学可表现为肺泡浸润或实变呈叶段分布。支原体、衣原体年龄<60岁,基础病少,持续咳嗽,无痰或痰涂片检查未发现细菌,肺部体征少,外周血白细胞<10×109/L,影像学可表现为上肺野和双肺病灶、小叶中心性结节、树芽征、磨玻璃影以与支气管壁增厚,病情进展可呈实变。病毒多数具有季节性,可有流行病学接触史或群聚性发病,急性上呼吸道症状,肌痛,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减低,降钙素原(PCT)<0.1ixg/L,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多叶间质性渗出,磨玻璃影,可伴有实变。92021/3/121.7临床诊断标准1.社区发病。2.肺炎相关临床表现:(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脓痰、胸痛、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