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代背景:费尔巴哈:德国哲学家(1804.7.28 —1872.9.13 )1.费尔巴哈人本学哲学,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做出了贡献。他的思想的主要特点有:① 用自然界代替存在,就排除了社会存在② 用生物学上的人代替社会人的思维,排除了人的思维的社会性③ 把人的本质就视为生物学的本质2、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 (三个角度批判基督教)①揭露了基督教的本质,指出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上帝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本质幻想出来的; 人对上帝的崇拜, 实际上是对人的本质的崇拜。②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③宗教的反动社会作用,指出宗教是科学的死敌(麻醉、蒙蔽)3、1841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 一书的出版, 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 。马克思于 l845 年春天在布鲁塞尔研究这本书时,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题写了笔记。 1888 年,恩格斯把它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单行本的附录第一次发表出来。恩格斯曾做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4、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认为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哲学理论的基础, 把革命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在 《提纲》 中十分强调革命实践的伟大意义,把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 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把实践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 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提出了无产阶级哲学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内容提要:《提纲》由十一条组成( 1,2,4,5,6,8,11条重要),按内容可分为总论、分论和结论三部分。。。2 总论: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认识论,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论哲学的消极性和直观性,奠定了辩证唯物论的哲学基础( 第一条、第二条 ) 。【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 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