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段园地知识网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凡是独立地表达完事意思的、能够起到交际作用的,就是一个句子。同样的一个意思,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用不同句式或者语气表达。常见的句型可分为以下几种:1、按用途和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2、按修饰可分为: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句式一般有三类:谁干什么、谁怎么样、谁是什么。要想做好有关句子的练习,首先要认识以上几种句子。句式变换一般有陈述句变反问句,反问句变陈述句。陈述句可以变“把”字句和“被”字句。适当进行句式变换的练习,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阅读过程中理解句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运用不同句式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句子部分还包括:扩句、缩句、修改病句、用词造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扩句是为了把意思表达得详细具体,适当增加一些成分;缩句要保留基本成分,抓句子的主干,修改病句首先应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找出病因;理解句子的含义,一要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二要根据文章表达的中心理解。知识导航例一:扩写句子。()红旗()升起来了。巧点妙拔: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成份,不能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如以上这个例句,可以按“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使原句具体、生动、形象。另外,还要注意“的”“地”的不同用法。解答: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屋顶上徐徐地升起来了。例二:缩写句子。老师一双慈祥的眼睛深情地望着我们的脸庞。巧点妙拔:缩写这个例句时,就是要把例句中修饰和限制主干的词语:“老师一双慈祥的”、“深情的”、“我们的”去掉;保留下原句的主干“眼睛”、“望着”、“脸庞”。解答:眼睛望着脸庞。缩句的关键是:缩句时,要将原句的枝叶,即修饰或限制的词语尽可能地删去,但绝不能删去主干。句子的中心词语后面有“着”、“了”、“过”的,一定要保留,删去“着”、“了”、“过”会改变原意。例三:按要求写句子。(1)把“我们请马老师。马教师讲作文。”合并成一个句子,意思不变。(2)写出一个句子中含有两个连续动作的词。巧点妙拔:把人物的复杂动作表达简明,使句子连贯、紧凑。了解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注意将中间的句号和第2个句子的主体去掉。表示连续动作的句子一定是由同一个主体发出的。解答:(1)我们请马老师讲作文。(2)我拿起书读起来。强化训练一、照样子把三句话合并成一句话。例:一只野兔撞在田边的树桩上。一只野兔折断了颈骨。一只野兔死了。改:一只野兔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颈骨,死了。1.一群梅花鹿来到了小溪边。一群梅花鹿喝足了水。一群梅花鹿飞快地跑了。改:2.我和妹妹出了门。我和妹妹来到河边。我和妹妹去看月食。改:3.叔叔骑着自行车。叔叔来到商店。叔叔找到了要买的皮鞋。改:二、照样子改写句子。例:环卫工人清除了一堆堆垃圾。环卫工人把一堆堆垃圾清除了。1、过路的行人救起了落水的儿童。改写:2、消息树是海娃扳倒的。改写:三、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1.大雁排着队伍在天空中飞行,不就像一个个“人”字?改:2.对这种破坏纪律的行为,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改:3.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改:四、用恰当的关联词把指定的内容分别连成三个句子。1.“虚心好学”和“能不断提高学习成绩”。(1)(2)(3)2.“坚持锻炼身体”和“能不断增强体质”。(1)(2)(3)3.“认真钻研”和“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1)(2)(3)4.“认真观察”和“能把事物写具体”。(1)(2)(3)发展训练一、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我们俩总是一块去少年宫学舞蹈,()他来叫我,()我去叫他。(2)他的爷爷()八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行动十分利落。(3)他学习很刻苦,()多难的数学作业题,他()能做出来。(4)()明天下雨,足球赛()照常进行。二、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一大滴松脂裹住了两个小东西。(1)改成把字句:(2)改成被字句:(3)改成反问句:(4)改成疑问句:三、认真读下面句子,正确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