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满招损,谦受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吃一堑,长一智。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不怕山高,就怕脚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小时偷拖着泰山走。专项训练六积累与运用(1)谚语俗语歇后语对联知识梳理观棋不语真君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言必行,行必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课堂教学考点俗语歇后语谚语对联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谚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谚语内容包含广阔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义,所以就称为歇后语。对联,俗称对子。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基本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内容(相关)。A.①门缝里看人④八仙②一口吃个麻花⑤ 飞机上放鞭炮⑧ 姜太公钓鱼③芝麻开花⑥ 一只筷子吃藕⑨ 外甥打灯笼⑫擀面杖吹火⑮B.① 一窍不通④ 假慈悲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