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1持续改进辐射安全PDCA案例

21持续改进辐射安全PDCA案例_第1页
1/7
21持续改进辐射安全PDCA案例_第2页
2/7
21持续改进辐射安全PDCA案例_第3页
3/7
4.21.5.1 介入中心运用 PDCA 案例增强介入医生辐射防护意识杜绝辐射危害事件发生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一词由 Margulis 于 1967年首次提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以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断学为基础,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材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一系列技术。即:在影像医学(X 线、超声、CT、MRI)的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治疗的学科。或组织采集,进行细胞学细菌学及生化检查。介入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患者治疗诊疗疾病的同时也会给医生、患者造成辐射损害。据相关研究表明,介入放射学工作者的职业性照射剂量及受照时间在医学领 域是最高的,以牺牲医务人员的健康来诊治病人;根据相关文献报道,介入操作中,工作人员 必须在 X 射线机床侧工作,有时甚至直接暴露于 X 射线下,并且操作时间长,难以采取固定的防护措施,致使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到较大的剂量照射。因此医务人员、患者的辐射安全是安全管理中重要问题之一。我院十分重视辐射防护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个人及病人防护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我科运用PDCA 循环持续改进辐射防护工作,提高介入辐射防护意识,避免辐射危害事件发生。一、Plan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防护意识不强剂 量 卡 佩 戴方法不当防护用品固定防护人 员 因 素不戴剂量卡环境因素GE 设备间无活动铅衣架介入中心布局不合理剂量卡保存意识不强辐 射 防防护标识护 制 度不完善培训不到位辐射防护不达标原因奖 罚 机制 不 严厉材 料 因 素管 理 因 素二、Do不断整改:一、2014 年 12 月 20 日安康市中心医院为了进一步规范辐射安全和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成立了辐射管理委员会,设在医务科,成立辐射应急处理组、技术专家组、放射防护组,结合医院实际经研究决定:对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和放射卫生管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进行了工作分工,明确工作职责。二、2015 年 5 月 5 日安康市中心医院规范了辐射卫生暨辐射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定,制定了辐射安全与人员培训制度。三、医院制定了放射防护考核方案纳入科室绩效考核(附图)四、我科为做好辐射安全防护工作,制定辐射安全防护制度。具体措施如下:1、2014 年 1 月为各介入科室发放个人剂量卡佩戴注意事项,规范化佩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1持续改进辐射安全PDCA案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