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骨科李倩一、概述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因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脊髓横贯性损害,引起支配水平以下的四肢躯干的瘫痪(根据损伤的不同,可分为四肢瘫、截瘫;完全性瘫痪、不完全性瘫痪),合并膀胱、直肠等障碍。可造成患者终生残疾,给患者家庭与社会造成重大负担,是康复医学的主要病种之一。二、脊髓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一)躯体功能的障碍:主要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障碍感觉障碍:痛温觉,触压觉及本体感觉的减退、消失或异常:痛温觉,触压觉及本体感觉的减退、消失或异常运动障碍运动障碍:肌力的减退或消失、肌张力的增加或降低、反射的消失,减弱或亢进以及病理反射出现而致截瘫或四肢瘫:肌力的减退或消失、肌张力的增加或降低、反射的消失,减弱或亢进以及病理反射出现而致截瘫或四肢瘫括约肌功能括约肌功能:尿潴留,尿失禁和排便功能障碍:尿潴留,尿失禁和排便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排汗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及植物神经过反射等:排汗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及植物神经过反射等(二)多系统的并发征: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植物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如关节挛缩、骨质疏松、)、心血管系统(直立性低血压、深静脉血栓等)、消化系统(如应激性溃疡、便秘等)(三)心理问题:焦虑、抑郁等。三、康复评定ASIA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分类:1992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制定了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分类标准,简称ASIA标准。(1)脊髓损伤的水平右侧的评分关键肌左侧的评分51C5肱二头肌552C6桡侧伸腕肌553C7肱三头肌554C8中指末节屈肌555T1小指外展肌556L2髋腰肌557L3股四头肌558L4胫前肌559L5拇长伸肌5510S1腓肠肌5②感觉水平:脊髓损伤后,保持正常感觉功能(痛温、触压及本体感觉)的最低脊髓节段(皮节)为感觉水平。皮节分布应参照脊神经皮肤感觉节段分布。感觉水平的确定是依据对皮节分布应参照脊神经皮肤感觉节段分布。感觉水平的确定是依据对ASIAASIA标准确定的标准确定的2828个感觉位点的体格检查来确定。个感觉位点的体格检查来确定。感觉水平以下的皮肤感觉可减退或消失,也可有感觉异常。脊髓损伤后,左、右侧感觉水平可有不同。感觉水平以下的皮肤感觉可减退或消失,也可有感觉异常。脊髓损伤后,左、右侧感觉水平可有不同。感觉评分感觉评分:正常感觉功能(痛觉、触觉)评:正常感觉功能(痛觉、触觉)评22分,异常分,异常11分,消失分,消失00分。每一脊髓节段一侧正常共分。每一脊髓节段一侧正常共44分。分。ASIAASIA标准确定人体左右各有标准确定人体左右各有2828个感觉关键点,正常感觉功能总评分个感觉关键点,正常感觉功能总评分224224分。分。(2)脊髓损伤程度:(3)ASIA残损指数:A:完全损伤,脊髓功能损伤后骶段S4-5无任何运动、感觉功能保留。B:不完全损伤,脊髓功能损伤平面以下及骶段S4-5,无运动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C: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但一半以下关键肌的肌力在3级以下。D: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一半以上关键肌的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级。E: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其他功能评定躯体功能评定:ROM评定,泌尿与性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疼痛评定等。心理评定:包括心理状态评定、性格评定等。社会功能评定:包括ADL评定,就业能力评定,独立能力评定等。二)脊髓损伤康复目标的制定脊髓损伤基本康复目标需用支具轮椅种类水平C5桌上动作自立、其它依靠帮助电动轮椅、平地可用手动轮椅C6ADL部分自立、需中等量帮助手动电动轮椅、可用多种自助具C7ADL基本自立、移乘轮椅活动手动轮椅、残疾人专用汽车C8-T4ADL自立,轮椅活动支具站立同上,骨盆长支具,双拐T5-T8同上,可应用支具治疗性步行同上T9-T12同上,长下肢支具治疗性步行轮椅,长下肢支具,双拐L1同上,家庭内支具功能性步行同上L2同上,社区内支具功能性步行同上L3同上,肘拐社区内支具功能步行短下肢支具,洛夫斯特德拐L4同上,可驾驶汽车可不需轮椅同上L5-S1无拐足托功能步行及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