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能第一章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构成了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起点。世纪末,教师教育机构开始萌芽。年拉萨尔(法)教师训练机构,年法兰克(德)教员养成所,以及德、奥各地出现的短期师资培训机构是公认的第一批世界教师教育机构。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三层涵义:教学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的整体体现教学技能的形成是内外兼修的结果教学技能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不同发展阶段的三种表现形态。爱伦微格教学(即微观教学或录像反馈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课堂教学技能分为:提问技能;强化与控制技能;举例技能;运用教学手段技能;课堂结构技能;组织合作学习技能;运用教学原理技能;试误技能。第二章备课是指教师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备课的类型: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个人备课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内容、时间和空间结构的组织、规范和优化的过程。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级同科的教师互相合作,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享教学资源。学期备课即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时备课是教师根据学期进度计划和单元进度计划,对每一节课进行设计。备课的内容: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钻研教材的意义:有助于教师掌握教材的逻辑体系教师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全面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通览教材,全面理解(研究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多渠道搜集教学资源)精度教材,深层领会(把握教材的内在特征和重点、难点、关键点)精细加工,再创教材(教材语言的转换,内容的取舍、增补、调整和再加工)观察法和谈话法是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和标准,是对完成教学活动后学习者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具体描述。每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也有不同的层级:学期(学年)教学目标 T 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正确表述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的表述由四个部分成:教学对象、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