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陌生人走》教案《不跟陌生人走》教案 1活动目标: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活动准备:1.请二个幼儿不熟悉的老师分别扮演“陌生人”“警察”2.玩具手机一个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 1.教师在室外幼儿看不见处观察,“陌生人”走进教室,陌生人:“小朋友,你们老师在吗?”然后分别走到几个幼儿面前说:“我带你去找妈妈好吗?”(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反应,当“陌生人”准备带幼儿走时,走进教室。)2.教师:“×××,你认识这个阿姨吗?”3.继续表演情境:“陌生人”见教师来了,想逃。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她吧?请问你是谁?”陌生人:“我……我……”4.教师用“手机”拨打“110“警察同志,我们这里来了个陌生人,要带走孩子,请你们赶快来”。5.警察出现,带走了“陌生人”,“请你到警察局走一趟”。(二)谈话,了解不能跟陌生人走。1.刚才来的那个人是什么人呀?2.什么是陌生人呢?3.能不能跟陌生人走?为什么?4.陌生人要带你们走,你们应该怎么办?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游戏“陌生人来了”,老师或幼儿扮演“陌生人”进行游戏,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巩固简单的自我保护办法。2.家园共育: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不要随便开门,不随便让幼儿不熟悉的人去幼儿园接孩子;教会幼儿简单的自我保护办法。教学反思: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不跟陌生人走》教案 2活动目标: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2、通过观看录象《不跟陌生人走》以及讨论的形式,知道对不认识的人不要相信。3、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活动准备:录象片《不跟陌生人走》录象活动过程:1、幼儿观看录象《不跟陌生人走》※教师:我们小朋友在幼儿园认识老师和许多小朋友,在家里,认识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等,我们的城市里还有很多很多的人,里面有好人也有坏人,小朋友,你们认识他们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象《不跟陌生人走》2、幼儿观看录象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雨认识那位阿姨吗?她为什么要跟陌生人走呢?※对陌生人讲的话,小朋友能不能相信呢?为什么?※小强认识那位阿姨吗?他看见小雨跟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