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手指阅读答案篇一:人教版六下语文 5《手指》资料汇集】p>一、整组课文学习内容及方法二、总课时1 课时三、课文简说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教学这篇课文,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四、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堂皇、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重点)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重点)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难点)五、教学重点难点(见上)六、作者作品介绍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人。1914 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1919 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 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七、课文主要内容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八、课文中心(作者写作目的)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九、分段,段意(小标题形式)第一段(1):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第二段(2—5):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第三段(6):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十、识字教学(字音、字形、词语)1、生字和要写的字(7 个)搔痒窈窕秽物纽扣渺小鼻涕爱憎2、生字和要写的字组成的拓展词语(常用的)(无)3、词语盘点(与上面 1 相同的没有打上)冒险消受机敏堂皇名义薄弱附庸养尊处优4、补充词语搔痒窈窕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