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两种电荷一、教学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及实质. 2.知道电荷量及单位 .3.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4.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作用5.了解原子结构及原子呈电中性原因6.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及导体导电原因二、教学重点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2.导体和绝缘体导电原因。三、教学难点1.摩擦起电的实质 2.原子结构四、教学用具不同类型验电器两个、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碎纸片、通草球等。五、教学课时2 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学生看课本 P32-35。引入: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生活在电的世界里,所有的用电器只有电才能工作,那么我们天天提及的“电”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就来学生和电有关的知识,今天我们从最基本的电荷开始电学的学习。(二)摩擦起电问题 1:橡胶棒是否带电?怎么证明?物体带上电和没有带电有什么区别?1.对比演示:(1)不带电和带电的橡胶棒和玻璃棒吸引碎纸片和通草球;(2)吸引的纸片有一部分“弹开”。(如果学生发现了可以提出,否则可以不讲。)问题 2:橡胶棒和玻璃棒带电了吗?用的什么办法让它带上了电?一个物体如果带上电有什么的性质?总结: (1)带电物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2)可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2.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的例子:(1)冬天脱衣服冒火花;(2)梳头时头发跟梳子一起;(3)毛衣容易脏;(4)电视电脑屏幕容易吸灰;(5)油灌车下面拖着一条铁链;2(6)纺织工厂要保持空气潮湿;(7)买食物时,薄塑料袋容易沾在手上甩不掉等。(三)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1.两种电荷引入:橡胶棒和玻璃棒都可以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上电,都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它们带的电性质是不是一样的呢?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1) 丝绸←→玻璃棒带正电:记+,“丝---玻正”;(2) 毛皮←→橡胶棒带负电:记-,“毛---胶负”。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引入: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也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那么,把带正电的玻璃棒和带负电的橡胶棒放在一起会不会相互吸引呢?得出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四)验电器问题 1:如何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呢?方法一:吸引轻小物体;方法二:靠近另一个带电体,如果相互排斥或相互吸引,可以证明带电吗?讲解:以上二种方法可以证明物体是否带电, 在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