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医治指南失眠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长期失眠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严峻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2002年全球10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悼。一、医治方案推举强度的划分标准本指南对医治方案进行推举时主要参考已有的循证医学资料,兼顾周内现有条件下的临床可操作性,对于国内常用但未通过有效循证医学模式验证的医治方法,参照其疗效评估、风险估量、经济负担和有用性等多方面因素,经专家商量达成共识进行推举。推举的强度分为4级(I级最强,Ⅳ级最弱):I级推举:基于循证医学1级证据或获得大多数认可的2级证据,假设无禁忌可直接用于临床实践;Ⅱ级推举:基于循证医学2级证据或高度一致的专家共识,适应证充分时可应用;III级推举:基于循证医学3级证据或专家共识,可在与患者商量后采纳;IV级推举:可选择性方案,需告知患者可能的潜在风险,不用于无适应证的患者。二、失眠的定义与分类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 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 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失眠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亚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6个月)和慢性失眠(病程>6个月)。失眠按病因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失眠通常缺少明确病因,或在排解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遗留失眠病症,主要包含心理生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3种类型。原发性失眠的诊断缺少特异性指标,主要是一种排解性诊断。当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被排解或治愈以后,仍遗留失眠病症时即可考虑为原发性失眠。继发性失眠包含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失眠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有时很难确定这些疾病与失眠之间的因果关系,故近年来提出共病性失眠(comorbid insomnia)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同时伴随其他疾病的失眠。三、失眠的临床评估和诊断(一)临床评估.精品文档1.病史采集:临床医师需认真询问病史,包含具体的睡眠情况、用药史以及可能存在的物质依赖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和精神心理状态评估。睡眠状况资料猎取的具体内容包含失眠表现形式、作息规律、与睡眠相关的病症以及失眠对日间功能的影响等。可以通过自评量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