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识图、读图及用图表示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是近几年中考化学考查的主要能力之一,对这种能力的考查通常借助坐标图像题来完成。解决此类问题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明确题目所描述的化学情景;二是看懂图像所描述的化学意义。首先要搞清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然后分析相关变化过程,对图像涉及的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再判断各量之间的曲线变化关系与图像是否符合。重点要抓住关键的三点(起点、折点、终点)、曲线的变化趋势及横、纵坐标的比例关系。注:与溶解度曲线相关的坐标图像题分析详见P59。类型一质量变化图像1.物质溶解时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变化曲线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溶过程剂(如水)中加入某种溶质一定温度下,向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该物质一定温度下,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该物质图像溶质质量从零开始不断增分析大,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质量不再增加量大于零),后不变2.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图像分类反应物的质量变化曲线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曲线起始时溶液未饱和,溶质继续溶解直至饱和,溶质质量先增大(起点时溶质质原溶液饱和,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溶质质量保持不变图像(1)图③,生成物(通常指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增大;当反应结束后,生成物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分析余,则图像如图①所示;若反应物完全反应,则图像如图②所示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的质量不再随加入反应物的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2)图④,反应时加入催化剂,反应的速率或反应的总时间会发生变化,但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3)图⑤,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先判断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先发生反应的生成物质量变化曲线如图③,后发生反应的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⑤酸、碱、盐溶液混合相互反应时,酸与碱的反应一般优先于该酸与盐的反应。如:①向 Na2CO3 和 NaOH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 HCl 时,NaOH 先和 HCl 发生中和反应,等NaOH 被反应完后,Na2CO3 才能和 HCl 反应放出 CO2 气体,生成气体的坐标曲线如图像⑤所示。②向一定量的 NaOH 和 Ba(NO3)2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稀硫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能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因此能马上产生沉淀,当硝酸钡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大,生成沉淀的坐标曲线如图像③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