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医疗护理常规概述•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连接而成。上接腰椎下连股骨,联系着躯干和下肢。骨盆对盆腔的脏器(如生殖、泌尿器官及神经、血管等)有保护作用,由于骨盆周围肌肉众多,血液供应丰富,骨折后易愈合。•正常骨盆的性别差异:男性:狭而长,呈漏斗状。女性:宽而短,呈圆桶状。男性骨盆女性骨盆病因•骨盆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意外摔倒或高处坠落等。年轻人骨盆骨折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引起。老年人骨盆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是摔倒。骨折分类•Ⅰ型:无损于骨盆环完整性骨折。包括髂前上棘或下棘骨折、髂骨翼骨折、坐骨结节骨折、骶尾骨骨折、一侧耻骨单枝骨折。•Ⅱ型:骨盆环一处断裂的骨折。包括一侧耻骨双枝骨折、耻骨联合分离、一侧骶髂关节附近骨折脱位。•Ⅲ型:骨盆环两处以上断裂的骨折。包括耻骨联合附近两处骨折脱位(耻骨双枝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髂骨或骶骨骨折或髂骶关节脱位以及骨盆环多处骨折。•Ⅳ型:髋臼骨折。包括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中心型脱位。Ⅰ、Ⅱ、Ⅲ型骨折的骨盆环仍稳定,故为稳定性骨折。Ⅳ型骨折骨盆环失去稳定性,为不稳定骨折。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临床分类•1、血压下降或休克严重的骨盆骨折伴大量出血时,常合并休克。•2、局部肿胀、压痛、畸形、骨盆反常活动、会阴部瘀斑。肢体不对称。•3、骨盆分离试验和骨盆挤压试验阳性•4、可合并腹膜后血肿和腹内脏器官损伤,若膀胱和尿道损伤可出现血尿;腹内器官损伤可出现急腹症症状和休克症状。临床表现及诊断•1.临床表现:•1)患者有严重外伤史,尤其是骨盆受挤压的外伤史。•2)可合并膀胱、尿道和直肠损伤及髂内外静脉损伤造成大量内出血,会出现血尿、尿道滴血、排尿困难、肛门及会阴流血。•3)可有下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2.诊断要点:•1)呼吸、脉搏、血压和神志,有无休克症状•2)骨盆挤压或分离试验阳性•3)下腹、腹股沟及会阴部可有腹膜后血肿及淤血斑•4)检查会阴和下肢的感觉,反射及肌力,排除腰骶神经损伤•3.辅助检查:•1)X线平片检查,确定骨折部位程度及类型•2)三维CT扫描•处理原则:•严重的骨盆骨折,应根据全身情况,首先对休克及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进行处理,其次才是骨盆骨折本身。根据受伤情况/\非手术治疗(稳定性)手术治疗(不稳定性)/\/\卧床休息牵引整复切复内固定外固定支架护理•骨盆骨折多由较强大的暴力所致,并常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病人除局部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下降等问题外,还可出现休克、尿道、膀胱、直肠和神经的损伤。护理目标•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合并损伤•正确牵引、固定,防止骨折再移位•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病人体质•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并发症的护理•1.休克(腹膜后血肿):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盆腔肌肉多,周围血液供应丰富,盆腔与后腹膜的间隙又系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有巨大空隙可容纳出血,常引起广泛出血,出血量常达1000ml以上。护理措施:•1)尽量减少搬运病人,如必须搬运时应将病人放置平板担架上移动,以免增加出血,加重休克•2)建立静脉通路,输血、输液,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3)积极抢救后,如血压仍继续下降,休克未能纠正,通知医生,可考虑结扎髂内动脉•2.膀胱损伤:是骨盆骨折最长见的并发症之一。如膀胱破裂可进行修补,同时作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对于这样的患者应注意:•1)接消毒引流瓶,引流管长短适宜,不可扭转,保持引流管通畅。•2)保护造瘘口的皮肤,每日更换敷料,外涂氧化锌油膏。切口敷料如有浸湿需及时更换。•3)造口管一般留置1-2周,拔管前先夹管,观察能否自行排尿。•3.尿道断裂:也是骨盆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尿道断裂,宜先放置导尿管,防止尿外渗及感染,并留置导尿管直至尿道愈合。需注意:若导尿管插入有困难时,可进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及尿道会师术。引流期间应保持引流通畅,每天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尿道外口,并更换集尿袋,及时处理分泌物,以防逆行感染。嘱病人多饮水,合理应用抗生素。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特别是女病人应每日清洁会阴2次。•4.直肠损伤:如有直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