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再别康桥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再别康桥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1/12
再别康桥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2/12
再别康桥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3/12
精品文档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教案教研组章节名称授课班级16209、16210、16211授课时间本教案课时上课时间1、知识与技能教学三维目标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新诗的鉴赏。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诗的欣赏方法。学生为旅游管理专业,语文基础相比较其他专业还是不错的,有一定的语文素养。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2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第4周再别康桥语文课程名称高一语文授课教师周冠祥精细;挑选;精品文档教材处理与资源整合主要学法与教法课前准备结合语文导学案诵读欣赏法问答法PPT教学实施过程(含评价)一、导入 。上学的第一天,我们好多同学离开了家。这就是离别。当然是暂时的离别。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更多更另人伤感的离别。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关于离别的诗歌有哪些。(学生思考,发言。)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分享。关于“别”的诗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 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师: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再别康桥》,是谁别谁?答:徐志摩别康桥师:对。那么,这首诗展示的,又将是怎么样的“别”呢?我们都知道,感情越深,离别越难。诗人与康桥到底有着怎样的情分?我们来了解康桥与徐志摩。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同学先讲,老师补充)精细;挑选;精品文档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 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 年 8 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 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 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 年 11 月 19 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 35 岁。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再别康桥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