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经验分享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成功始于合作,合作始于信任,信任始于理解,理解始于沟通。沟通对于成就事业极为重要。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是密切家校关系,形成家校合育,共同培养下一代的关键。 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经验分享 一、必须具备的两点意识 1.要有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识 家长和教师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请家长到校,都应主动给家长让座、面带微笑,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要求家长到校时更应注意:主动和家长联系,以表明老师的诚意和态度;在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不当家长面训斥学生;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家长说明情况,征求家长意见,形成共识;双方共同教育学生,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2.与家长联系沟通要有理性意识 与学生家长交流要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和家长交谈前要详 细 准 备好 约 见的主题 和目的,注意从 多 方面收 集 学生的信息 ,设 计 和家长交谈如 何切入 主题 、如 何结 束 ,如 何谈学生的优 点和问 题 。会 见后 ,要及 时总 结 自 己 在交谈时方法 是否 得 当,还应考 虑 如 何向学生和其 他 教师反 馈 约 见家长的情况,最 后 要思考 自 己 以后 再 和家长交谈时需 要改 进和注意的方面。 二 、班主任与家长交流和沟通时的一些 心 理技 巧 1.沟通前的准 备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环境对教育的重要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物质环境是育人的一种财富。“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制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上海市儿童少年心理发展中心副主任唐慧琴指出:“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家庭影响最大。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他(她)的背后往往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家庭。从实际来看,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中的学生性格多有孤僻,或者偏激,有的进取心特强而脾气火爆;有的意志消沉,不思进取。所以,我们说,环境塑造了人。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搞清楚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性格成因的“环境因素”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2.尊重家长是沟 通 的第 一原 则 尊重家长、 善 待 家长,是做 好 家校 沟 通 工 作 的前 提 。不能一见 面就 告 状 ,埋 怨 数 落 家长。结 果 会 使 家长产 生逆 反 心理,与 教师 对着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