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与生态文明 绪论 一、 生态系统与生态文明概论 1、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由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以及分解者(腐生微生物)4 部分组成。 生态系统(ecosystem)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1)、生态环境保护运动发展史 早期历史 早在古代,中国的哲学家就阐发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重要的生态哲学思想,其中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一时期,人与生态系统的矛盾并不突出。 近代史 最早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是新英格兰作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在其 1849 年出版的著作《瓦尔登湖》中,梭罗对当时正在美国兴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旧日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远去表示痛心。(梭罗[4]第1 页、30~34 页)梭罗在康科德四乡的生活中,对本土生物做了详细的考察,以艺术的笔调记录在《瓦尔登湖》一书中。为此,梭罗被后人称为―生态文学批评的始祖。 (2)组成 生态系统的组成分为―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两部分,其中,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既在适应环境,也在改变着周边环境的面貌,各种基础物质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凉的裸地变为水草丰美的绿洲。 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的紧密联系,这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①、无机环境 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部分,包含阳光以及其它所有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物质:水、无机盐、空气、有机质、岩石等。阳光是绝大多数生态系统直接的能量来源,水、空气、无机盐与有机质都是生物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②、生物群落 生产者(producer)分解者(decomposser)消费者(consumer) 一个生态系统只需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