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 第一章 生态系统测试题 一、选择题(将最佳选项填入括号内,每题2 分,共46 分) 1.生态系统是指( ) A.所有生物的总和B.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 C.所有动物总和;D.生物的生存环境。 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池塘中的水草 B.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一个池塘 3.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 4.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 A. 增加 B.减少 C.先少后多 D.先多后少 5.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 6.如图,当某种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A. ①;B. ④;C. ②;D. ⑤ 7.下列各项中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成分是:( ) A.水;B.阳光;C.田鼠;D.温度。 8.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分解者很少;B.缺乏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9.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10.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11.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 12.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 DDT,这种现象说明( ) A.DDT 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考察队把 DDT 带到南极 13.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 ) A.人 B.绿色植物 C.高楼大厦 D.动物 14.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15. 1935 年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如今已成为新的生物灾难。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用与蔗蟾活动时间不同的食肉蚁来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