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目录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现状(一)基本状况(二)特点优势(三)不足与困难三、发展规划(一)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二)加大培养、引进和管理力度,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三)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能力(四)强化学生管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合格人才1“十四五”期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高等学校发展尤其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成为中医药大学的战略目标的攻坚阶段。为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要求、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的发展要求,加快基础医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经过反复调查与研究,特制定基础医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在学校的领导与指导下,以发展中医药教育事业、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为己任,尊重中医药学术发展规律,遵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战略与重点,以名师、名医培养为重点,在学术上继承与发扬并重、现代研究与文献研究并重,传统理论研究与临床研究并重,以教学为中心,鼓励创新,以科研带动学科发展,以学科发展带动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创建高水平的中医药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二、发展现状(一)基本状况基础医学院由中医基础学科和西医基础学科组成,下设 13 个教研室和 1 个研究所,现有教职工 114 人,其中教师 99 人,教授职称20 人,副教授 36 人;具有博士生学历的 34 人,硕士生学历的 55 人;博士生导师 2 人,硕士生导师 30 人;学科队伍中含博士生导师 2 名,学科带头人 3 名,省优秀教师 1 人,省级“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 22人。学院设中医学一个本科专业,中医临床和中医骨伤两个方向。学院教师承担着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内经选读、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温病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外医学史、各家学说、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药理学 、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营养学、统计学、预防医学、营养与食疗学等 39门中、西医基础课程。同时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学院现拥有 1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1 个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1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中医学),1 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2 门省级精品课程、6 门校级精品课程;目前学院共承担厅局级以上课题 78 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3 项、省部级课题21 项。共获得19 项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