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销售人员,都对价格问题比较忧虑,因为顾客总是不停的挑剔商品价格。其实,之所以顾客会因为价格而不购买,只有两种可能:1、确实没有对等的消费能力;2、有消费能力,只是觉得你商品不值这个价格!贵与便宜,对顾客来讲,是个相对的概念。每个顾客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心理帐户”,贵与便宜,在消费者的心理帐户中是可以自由转换的。①价格的介绍顺序——先价值后价格终端一线人员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顾客问到高价格商品价格的时候,第一时间,不假思索的告诉顾客。这就大错特错了。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当男女双方谈恋爱的过程中,如果一方在双方见第一面的过程中,第一句话就说:你嫁给(娶)我吧。对方肯定很惊讶:我对你一点还不了解,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啊?第二次见面的机会肯定没有了。其实,导购一开始就对顾客说价格,是一样的道理。谈恋爱时,一定要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工作单位、家庭状况、收入水平、兴趣爱好等,双方再交往一段时间后,双方充分了解了,才能到谈婚论嫁的那步。“你嫁给(娶)我吧”,肯定是最后要说的话。对导购来讲,也是一个“迷你”的与顾客谈恋爱的过程:一定要先把自己产品的优势、核心卖点、给顾客带来的利益点充分介绍清楚之后,判断出顾客有购买意向和基本的选择倾向后,再最后说出价格,才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如果顾客不了解你的产品,你的产品又标价很高,顾客肯定会嫌贵。对顾客来讲,他们最容易感知和判断的就是产品的价格,所以他们关心价格、首先谈到价格是很自然的。对于优秀的终端导购来讲,就要巧妙的化解。②产品的介绍顺序~先介绍高价产品店铺的产品系列一般根据目标定位的不同,分高中低档三种。对导购人员来讲,应该是按低-中-高的顺序介绍产品,还是高-中-低的顺序介绍产品呢?这是如何管理顾客“心理帐户”的直接体现。优秀的导购介绍顺序是高-中-低的“减法”介绍。先介绍最贵的产品,即使顾客不买最贵的产品,顾客会感觉到接下来介绍的中端和低端的产品会相对便宜,从而最终选择购买。而按低-中-高的“加法”介绍方法,低价的产品只能使后面介绍的产品显得非常昂贵,顾客的心理帐户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促使顾客放弃了购买的决定。导购的普遍想法是,为了让顾客不跑掉,先用低价的产品吸引顾客留店。这样做,可能促进低价产品的销售,但无形中增大了高端产品的销售难度。③物以稀为贵——创造稀缺气氛当顾客感觉自己购买的产品数量是非常少,或者会越来越少的时候,都愿意为拥有产品付出更高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