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活动口号【篇一:三下乡活动策划】人文艺术系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策划人:袁平国、龙京九二0一五年七月人文艺术系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一、活动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我的中国梦的号召“”和对青年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进一步发挥我院学科优势,锻炼我院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经学院团委研究决定,今年暑期继“”续组织开展我院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材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践行志愿者精神。二、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利用专业知识,发扬爱国热情,积极为社会、人民服务,让同学们全方位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努力锻炼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益、对人民有用的当代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锻炼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也为农村的改革与谋求发展吹了新风,让三下乡活动把先进的文化和学术以新的形式送下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发挥大学生的知识智力优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技和卫生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活动中了解社会,认知社会,传播文明,服务农村,充分体现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三、活动主题青春筑梦,笃实为功四、活动口号勤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静心,笃实以为功。五、活动时间及地点2015年7月10--2015年7月15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六、活动内容1.活动立足点(1)两个重点a.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少数民族人民,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民意。b.当地少数民族科教文卫发展的相关调查,服务当地。(2)一个推进推进青年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社会阅历的进程,履行奉献青春、奉献智慧的时代诺言,抒写实现宏伟蓝图的壮美篇章,并努力增强我院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调能力。(3)两个合结a.结合时代特色在实践中,更好的展现我校学生在服务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风采。b.结合地方实际按照按需设项,跟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切实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医疗、经济发展、交通方面、文化方面的实际需要来开展活动,着力在为地方,为地方居民,为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各项服务活动富有实效。(4)两大行动a.关注少数民族的科教文卫,向他们宣传卫生、安全(交通,消防。自然灾害)提高当地居民对以上相关知识的认识和预防,做好相关调查并同时做好报告。b.到留守儿童之家关爱留守儿童向他们进行学习辅导,到敬老院进行志愿者服务。2.预期成果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将所学的东西运用于实践,回校后,我们将写一篇详细的调研报告,以展示我们此次下乡的成果,并激励我们以后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3.活动前期准备与当地政府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希望他们对我们这次活动能给予肯定和支持。我们将通过调查获取当地的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给当地农村发展现状出谋划策,为到达当地工作做好切实准备,4.活动实施地点描述甘洛县隶属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位于四川西南部,攀西地区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经济,文化,医疗相对落后。5.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团队由10人组成,这个项目需要团队的默契和分工合作,而我们平时的交流也比较多。在这个活动里,我们分工如下:a.队员:袁平国、韩欣芯、陈静秋、肖文心、李宇婷,龙京九、刘芮莉、袁朋、陈小义、杨天铭(共10人)b.组织结构队长:袁平国筹划人:韩欣芯,袁朋、刘芮莉、袁平国、陈小义后勤组:杨天铭、李宇婷(2人)信息组:韩欣芯(组长)、陈静秋(2人)资料组:肖文心(组长)、龙京九、陈小义(3人)交流组:袁平国(组长)、袁朋、刘芮莉(3人)c.各人员介绍:肖文心、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