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4学时)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型边缘学科,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系统学习这门学问,对于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管理学理论 管理学理论:管理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2、行为科学理论;3、现代管理理论。 一、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与观点 1、早期管理理论 产生于 18世纪下半期。主要代表有:亚当.斯密他的代表作是《国富论》,他提出了劳动分工的学说。大卫.李嘉图在 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他认为以劳动创造价值为基础,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流,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中心问题和剥削本质等。 2、传统管理理论(又称经验管理) 根据企业多年管理实践的经验积累而成的一整套管理理论和方法。主要代表有: ①英国数学家巴贝奇,他发展了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 ②艾末生,他概括了管理效率十二原则。 3、科学管理理论。 该理论的显著特点是以科学技术作为建立管理理论的主要依据,强调严格管理,这其中又包括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学派。其主要代表有: (1)美国的泰罗。他提出了卖买标准操作、工作定额原理和标准化原理。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2)法国的法约尔。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他提出管理不同于经营,只不过是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他强调五种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还提出了 14条管理原则。 (3)德国韦伯。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他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强调必须建立不受个人情感影响而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规则和纪律。 (4)美国的古利克。把各家有关管理职能的理论加以系统化而提出了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分别是: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5)英国的厄威克:提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原则。 二、行为科学理论主要思想及观点 “行为科学”学派强调人的行为,认为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才能提高效率。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动机、人际关系等。 1、人际关系理论:20世纪 20年代后期,美国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创立了行为科学的基础理论,并推动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被后人称为行为科学理论的奠基者。人际关系理论的几条基本原则: (1)工人是“社会人”,必须从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