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锦瑟》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锦瑟》教学设计_第1页
1/6
【高中语文】《锦瑟》教学设计_第2页
2/6
【高中语文】《锦瑟》教学设计_第3页
3/6
1锦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解读诗歌意象,理解李商隐朦胧诗歌的特点。二、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三、教学难点对诗歌主旨、诗人情感的把握。【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读一首好诗,应该用心去体会。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锦瑟》的板块小标题是“诗从肺腑出”,也就是说诗歌是诗人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所以,面对一千多年前的李商隐他面对自己四十多年人生岁月所作的字字珠玑的艰难的总结,我觉得大家也应该用同样的专一程度,你才可能体会到穿越时空的诗中所的蕴含的真情。所以,我请大家先不要看课本,因为这里面注释太多了,我们不妨先面对原初的那个文本,体会李商隐写了什么?看投影,诵读一遍,读完之后,我会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第一体会是什么?【投影:李商隐《锦瑟》】二、初读【齐读】提问:诗大家已经读过了,我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感受。预设:1、有凄美的感觉。望帝春心托杜鹃,因为杜鹃的叫声比较凄凉 2、有点哀怨惆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板书】此情惘然3、有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从“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候应经是四十多岁,有对华年的追思之感。【板书】追思华年。【总结】:同学们结合这首诗初步的朗读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你们的感觉是非常的准的,根据板书,我们比较能明确的得出首联和尾联,它写了什么,它有什么样情感走向:追思华年和此情惘然。相反中间两联,很美又夹杂着一丝忧伤,但具体针对的事件,或者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则显得比较模糊。问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区别?因为第二联和第三联运用了许多的典故。典故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正好懂得,会觉得“每有会心”,很高兴;如果你不知道就会觉得一头雾水。三:设谜大家对第二联和第三联的问题和困惑,其实在咱们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出现过,我们来看一看,金末元初的一名文学评论家,也是当时一位著名的诗人元好问,他所写的这首《论诗绝句》。【投影:元好问《论诗绝句》: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这两句化用《锦瑟》成句,我们都知道什么意思。“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西昆派这是宋初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老祖宗,或者说他们学习的楷模就是今天的李商隐,宋代的一批诗人围绕李商隐诗作的特点进行模仿,模仿他用典,用词华丽,甚至模仿他的晦涩难懂,诗家总喜欢写李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锦瑟》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