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_第1页
1/9
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_第2页
2/9
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_第3页
3/9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概述】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横纹肌(骨骼肌)非化脓性炎性肌病。其临床特点是以肢体近端肌(肢带肌)、颈肌及咽肌等肌组织出现炎症、变性改变,导致对称性肌无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萎缩,并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亦可伴发肿瘤。PM 指无皮肤损害的肌炎,伴皮疹的肌炎称DM。该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及肿瘤等因素有关。我国 PM/DM 并不少见,但发病率不清楚。美国发病率为5 佰万人,女性多见,男女比为 1:2。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呈双峰型,在儿童 5~l4 岁和成人 45~60 岁各出现一个高峰。1975 年 Bohan 和 Peter 将 PM/DM 分为五类:①原发性多肌炎(PM);②原发性皮肌炎(DM);③PM/DM 合并肿瘤;④儿童 PM 或 DM;⑤PM 或 DM 伴发其他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1982 年 Witaker 在此分类基础上增加了两类.即包涵体肌炎和其他(结节性、局灶性及眶周性肌炎,嗜酸性肌炎,肉芽肿性肌炎和增生性肌炎)。【临床表现】本病在成人发病隐匿,儿童发病较急。急性感染可为其前驱表现或发病的病因。早期症状为近端肌无力或皮疹,全身不适、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1.肌肉本病累及横纹肌,以肌体近端肌群无力为其临床特点,常呈对称性损害,早期可有肌肉肿胀、压痛,晚期出现肌萎缩。多数患者无远端肌受累。(1)肌无力: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无力。肌无力可突然发生,并持续进展数周到数月以上。临床表现与受累肌肉的部位有关。肩带肌及上肢近端肌无力:上肢不能平举、上举、不能梳头、穿头。骨盆带肌及大腿肌无力:抬腿不能或困难,不能上车、上楼、坐下或下蹲后起立困难。颈屈肌可严重受累:平卧抬头困难,头常后仰。喉部肌肉无力造成发音困难,声哑等。咽、食管上端横纹肌受累引起吞咽困难,饮水发生呛咳、液体从鼻孔流出。食管下段和小肠蠕动减弱与扩张引起反酸、食道炎、咽下困难、上腹胀痛和吸收障碍等。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的症状难以区别。胸腔肌和膈肌受累出现呼吸表浅、呼吸困难,并引起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肌无力程度的判断:0 级:完全瘫痪;1 级:肌肉能轻微收缩不能产生动作;2 级:肢体能做平面移动,但不能抬起;3 级:肢体能抬离床面(抗地心吸引力);4 级:能抗阻力;5 级:正常肌力。(2)肌痛 在疾病早期可有肌肉肿胀,约 25%的患者出现疼痛或压痛。2.皮肤DM 除有肌肉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