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排水管理实践经验与问题探讨第十一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内容提要现状及智慧排水框架智慧排水核心内容智慧排水特点及实施建议背景快速城镇化的现实设施管理粗放的现状极端气候条件的干扰城市内涝积水/溢流影响正常生活危及财产生命破坏生态环境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国内排水管网管理情况总结•家底”不清,资料利用效率低,部分城市已经开展了排水管网GIS管理系统的建设及应用,但是规范不统一;•与排水规划管理业务缺乏深层次结合,仅满足了短期地图浏览及数据查询等功能,未能实现排水系统资产的全过程管理。•管网模型及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仍处在初级阶段,缺少长期定量化的动态数据,仅在部分城市进行了探索性应用。•缺乏实现管网、污水厂、泵站及调蓄池等设施信息统一管理、相互关联、动态调度的信息共享平台,排水系统智能化运行程度有待提高。•决策以主观判断为主,基于全过程的系统分析模式尚未建立,不能有效分析土地开发对雨水系统的影响。国家及行业相关文件国办发〔2013〕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发〔2013〕3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4〕2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1号: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第三章排水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降雨规律和暴雨内涝风险情况,结合气象、水文资料,建立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加强雨水排放管理,提高城镇内涝防治水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技术要求补充规定推理公式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的适用范围和采用数学模型法的要求。国外技术发展资产管理:进行长期有效、精细化与周期性资产管理(AssetManagement),利用GIS、数据库、Web等技术科学管理排水系统的海量资产数据,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巡查养护计划(PreventiveMaintenance)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及有效性,科学管理成本控制。监测广泛应用:如悉尼超过400台的流量计,在1990年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流量监测网络。模型评估:发达国家在区域土地开发、排水系统建设项目立项,均要首先通过排水管网模型评估的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在西方国家30年的发展历程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排水系统管理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以人工经验为主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复杂的城市排水系统;使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管理及服务水平是实现智慧排水的必要工作,是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智慧城市排水系统科学管理趋势。排水数字化管理三个发展阶段1.纸图与简单计算机管理模式纸图、简单信息化(Excel、CAD)工人记忆、活地图2.基于GIS的管理模式体现地理特征、实现基本的地图显示和查询功能3.基于监测和模拟的综合管理模式综合集成GIS和专业模型的优势建立精细化业务管理流程采集在线监测数据,动态模拟分析评估对管网规划及运行调度提供科学决策平台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智慧排水管网管理模式智慧排水典型技术框架智慧排水管理的核心内容设施管理基于GIS的设施数据的管理与动态维护在线监测运行工控的在线监测和预警模型评估建模评估的本地化、专业化综合决策基于模型、监测,支撑业务的综合管理及决策•软件体系–集“资产管理-巡查养护-事故应急-模拟分析”于一体的、可伸缩、可扩展的特色排水管网综合业务管理与分析平台•硬件支撑–为运营模式构建提供可靠的、适宜的、必要的硬件支撑•组织管理–优化排水管理的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管理制度,提高排水管理效率内容提要现状及智慧排水框架智慧排水核心内容智慧排水特点及实施建议普查摸清现状尽快对当地的地表径流、排水设施、受纳水体等情况进行全面普查(运行工况信息)建立管网等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地理信息)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信息平台为建立城市排水防涝数字化管控平台创造条件全面评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和风险(数据基础)《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