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 用 文 档 1 9 个提高线上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中小学“线上教学”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实施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如何增强“线上教学”的实效性。笔者在研究思考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9 个结合”,作为增强“线上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建议,供各方讨论参考。 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使用相结合。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受疫情影响,目前各地中小学师生大多未能拿到纸质教材(课本),现在网络上已有可供下载的电子教材。学校也要解决处理师生“线上教学”教材问题,若能想办法把纸质教材课本发送给师生 实 用 文 档 2 当然是最好,但困难较大。现实可行的做法是,教师依据教学进度,让学生在使用电子课本的同时,可以适当下载一些纸质教材内容,做到纸质与电子教材相结合。毕竟使用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对学生而言,效果还是有差异的。 教师备课与学生预习相结合。备课和学生预习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性环节因素。线上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关注常态备课环节因素的同时,应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与局限及学生在家学习的实际,更加重视学生的预习环节,制定学生预习任务(单),让学生有备而学,做到教师的备课与学生的预习相结合,效果会更好。 实 用 文 档 3 教材内容的教学与拓展性生活相结合。实现课程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有机融合结合,不仅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旨宗,也是增强线上教学效果的手段。教师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利用、优化好教材内容,同时更应挖掘、开发当前防疫防控社会背景下生发的鲜活的教育素材,如典型人物、时代元素、科技知识、高尚品质精神等。实现静态教材与时代河水有机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创新教法与指导学法相结合。教法学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显性因素。线上教学教师采用 实 用 文 档 4 的教法应与常模时态下的方法有所区别,加之受限于师生难以面对面、先进工具难以使用。教师应根据线上教学新形式,除弊兴利,创新教法,采取问题驱动式、分层分类等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把指导学生如何适应线上教学而采取匹配的学习方法纳入教法的“队列”,实现教法创新与指导学法相结合。 学生线上收看与教师线下指导相结合。线上教学决定了学生只能以收看收听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现场合作、讨论、交流等成为奢望。如何保证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排除干扰,专心致志地看、听、记,一方面则应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