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教学设计课题密度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不同;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学习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的概念过程中,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学习重点密度的定义学习难点理解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课型实验探究教学方引导-探究;参与-活动式教具与天平、砝码、木块、铁块、铝块、铜块(金属圆柱体)等媒体教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依据一、创设情景,新课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质量的概念,下面我们看一个问题。学【图片 1】如何鉴别两个貌似相同而实质不同的物质呢?是银制品还是不锈钢?【图片 2】是金条还是镀金铜条?【故事 1】2005 年,家住望江县赛口镇红旗村的何家贵老人和老伴被两个上门的骗子骗走程2000 元血汗钱,换到手的只有一块一文不值的破铁块!据何老汉介绍,几天前来了两个中年人,自称是上海来的地质队员,判断这里肯定埋藏了稀世宝物。两个人随即掏出了工作证、身份证等证件给何老汉“检查”,之后又神神秘秘地拿出了一个据说是探测器的黑盒子,在何老汉的陪同下上了老汉后院的小山坡上,果然挖出了一块亮闪闪的“金块”,说这是清朝的文物,价值 15 万元,不如大家各自分 5 万元序算了。最后两人哄得老两口拿出了 2000 元钱。临走时,两人留下一张欠条,一再表示他们会尽快赶回来拿钱赎宝,并叮嘱老两口“千万不要走漏风声,以防坏人来偷”。到了晚上,何老汉两口子越想越不对劲,拿着金块到乡里的派出所报案,据民警介绍,这宝贝应该是铁一类的金属,仅仅镀了一层铜粉而已。学生讨论从生活走向物理学生听讲、 用故事再次引辨别起学生的兴趣【问题】为什么这些人会被骗呢?单靠测物体的质量能不能将其辨别出来?要想揭穿这些骗人的把戏,就要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密度知识了。(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科学探究[师]通常我们可以用气味、软硬度和外观的颜色等来区分常见物质。显然识别上述的物质无能为力,怎么办?【图片 3】同体积的圆柱体,质量不同。【图片 4】比较相同体积物体的质量。(一)密度的概念【问题提出】1、不同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