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版word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第一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的定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血管造影成功:成功的 PCI 使冠状动脉靶部位的管腔明显扩大,残余狭窄〈50%,同时达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TIMI)3 级血流。随着冠状动脉支架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认为术后残余狭窄〈20%是理想的造影成功的标准。(2)操作成功:指已达到造影成功的标准,同时住院期间无主要临床并发症(如死亡、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操作有关的心肌梗死一般认为出现病理性 Q 波和心肌酶(CIKCK-MB)升高即可诊断,但对于不伴有 Q 波心肌酶升高的意义存在争议。已有研究证实 CK-MB 水平较正常上限升高 3-5 倍的非 Q 波心肌梗死具有临床意义。不伴有 Q 波的CK-MB 水平明显升高本身意味着 PCI 存在并发症。(3)临床成功:PCI 近期临床成功是指达到解剖学和操作成功后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和/或体征缓解。远期临床成功指上述有益作用持续超过 6 个月以上。再狭窄是近期临床成功而远期临床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二、冠状动脉病变的形态学分类1988 年美国 ACC/AHA 根据 PCI 的成功率和危险性,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 A、B、C 三种类型,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分型标准(见表 1)。其中 B 型病变分为两个亚型,仅有一种病变特征为 B1 型病变,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变特征则为B2 型病变。编辑版word表 11988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CC/AHA)的冠状动脉病变分型病变特征 A 型病变 B 型病变 C 型病变病变范围局限性,V10mm 管状,10-20mm 弥漫,>20mm病变形态同心性偏心性————是否容易接近容易近段血管中度弯曲近段血管极度弯曲是否成角不成角(<45。)中度成角(>45。但 V90。)严重成角(>90。)病变外形管壁光滑管壁不规则————钙化程度无或轻度中重度————闭塞程度非完全闭塞完全闭塞<3 个月完全闭塞>3 个月病变部位非开口部开口部————分支是否受累无需要导丝保护的分叉病变有不能保护的大分支血栓形成无有————静脉旁路移植血管————-脆性退行性病变成功率>85%60%-85%<60%危险性低中等高编辑版word近年随着器械的改进和术者经验的积累,尤其冠状动脉支架的广泛应用,PCI 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下降,按上述分型预测 PCI 成功率和并发症的价值有所下降。目前,将病变分为低、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