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贴画》教学设计一、 教学思想:在物质发展极为迅速的今天,我们身边随处都可以看到一些即将被丢弃的“废物”,像是不用的毛巾,爸爸破了洞的袜子,妈妈闲置的旧裙子,还有自己那些穿旧到不知该往哪扔的衣服……那么我们能不能想些办法将这些看似没有用的“废物”重新利用起来,让他们来一个大变身,化腐朽为神奇呢?这个想法就是我开设《布贴画》这一课的初衷。基于布贴画是利用剩余的边角布料制作的一种装饰画,它以剪代笔,充分利用布的颜色、纹理、质感,通过剪、撕、粘的方法来表现,材料易找,工具常见。于是,我决定和我的学生们一起来一场“废物”拯救大行动,让这些昔日的“英雄”再有用武之地!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布艺工艺的特点和基本技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创造出归纳、整合的富有艺术美感的形象,并利用布这种原材料表现出来。3、情感目标:通过对布贴画作品的欣赏与工艺实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同时进行节约利废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布贴画的设计方法,了解布贴画的工艺特征。2、难点:依据布的颜色、纹理、质感、通过剪、撕、粘的方法来制作一幅具有装饰意味的布贴画。第 1 页 共 7 页四、工具与材料准备:剪刀、胶水、笔、硬纸板、各种布料(废弃的衣物、毛巾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第 2 页 共 7 页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布贴画作品,在学生欣赏的同时,提出问题:欣赏了这些精美的布贴画作品,你有什么感受?看到这些艺术作品,其实都是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被丢弃的“废物—布”所做的,大家是不是也想动手试一试,自己来创作一幅布贴画呢?通过观看视频,师问生答,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出本课的知识点:(二)教学内容:1、制作过程:(向学生简单的演示制作过程)(1)绘图。根据自已的爱好和特长构思自己的画。将构思好的画用铅笔轻轻地画在纸板上。(2)裁剪。要根据设计稿的要求找合适的布料(包括不同颜色、质地选择)进行裁剪。裁剪出合适的形状和大小。注意:如果没有把握做到一次成功,可以用笔画在布料上,或是先画在纸上再贴在布上然后剪下来。(3)粘帖。第 3 页 共 7 页三要将剪好的各种形状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贴在板上。贴的要牢固,画面要清洁,干净,尽量避免弄脏。(4)整理。对里边进行整体的布局,装饰一下过于空白的地方,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2、动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