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B 技术体系介绍边缘虚拟桥 EV B(EdgeVirtualBridging)技术是当前用于解决虚拟化环境的虚拟机 V M(V irtualMachine)与网络之间的连接与管理边界问题而产生。并在此标准802.1Qbg定义的框架基础上可以实现 VM生命周期与网络的自动化关联、网络属性的灵活变更。一、EVB数据转发层面标准化实现EVB原来由802.1Qbg和802.1Qbh组成,数据层面的实现一共有四种(如图1所示):其中802.1Qbg包含了三种,即 VEB(VirtualEthernetBridging)模式、VEPA(VirtualEthernetPortAggregator)模式和 MultiChannel模式;802.1Qbh为 PE(PortExtender)模式。当前802.1Qbh已经在 EVB内取消,因此 EVB目前也就是802.1Qbg。802.1Qbg的各种模式具体转发行为,请参考本刊《802.1Qbg、802.1Qbh、802.1BR、VN-Tag技术比较》一文,此处不再赘述。图1EVB的多种数据转发实现从技术实现的角度,以及某些特殊应用场景下,802.1Qbg的不同模式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并且技术上要求能够多层级联,这在标准预备文档中也进行了描述。但在更多的场景下,并不需要复杂的级联拓扑和层次,标准在使用上建议了一个基本的 EVB架构,如图2所示。图2EVB转发层面基本架构图2中边缘中继单元 ER(EdgeRelay)指代了 VEB/VEPA各种部件。EVB技术中,ER位于服务器一侧,对服务器的流量进行转发,ER转发的流量包括虚拟服务器之间,和虚拟服务器与边缘交换机(与物理服务器直连)之间的全部流量。ER既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使用专门的硬件单元实现(虚拟化网卡功能)。ER-1标识了一种双端口的 VEB或 VEPA,在实现上完全作为一个通道,无需地址学习表项管理;ER-2标识 VEPA;ER-3标识 VEB。所有的 VM通过 VirtualStationInterface(VSI)连接在 ER上,基于级联性架构,ER逻辑上挂接在MultiChannel的S-Component组件上,S-Component组件是实现Multichannel的核心逻辑组件,每个通道称为S-Channel。二、 EVB控制协议简析EVB的控制协议最关键有两个:VDP(VSIDiscoveryProtocol)和 CDCP(S-ChannelDiscoveryandConfigurationProtocol)。1.CDCP协议CDCP是专门用于建立 MultiChannel模式下 S-Component组件与网络连接的通道,这些通道逻辑上只在服务器和物理网络端口本地有效,如图3所示。图3CDCP建立多通道1)CDCP基本操作内容n S-Channel配置由交换机决定,并保存在交换机上;n 由服务器向交换机发起 S-Channel资源请求;n 交换机根据请求提供最佳资源集;n 如果交换机不能提供所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