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案课程名称:建筑材料系、年级:建筑工程系_14级专业:建筑工程专业群任课教师/职称:教研室:建筑工程首页章节课题:第四章 混凝土课时:2 课时书写时间:4-27授课时间:5-5教师:本章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前后关系:掌握混凝土的性能及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对于生产符合工程应用要求的混凝土至关重要。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中的某些成分是巩固之前的所讲到的知识,在此又强调了其特点并为本章学习奠定了基础,另外也对之后所传授的内容很有必要。知识、技能传授目标要求:1.掌握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品种、技术要求及选用;2.掌握各种组成材料各项性质的要求,测定方法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混凝土各个组成材料的品种、技术要求及选用;2.教学难点:混凝土各个组成材料的品种、技术要求及选用;3.解决方法:通过结合课本上的例题分析来解答其正确的选择。教学手段实施设计:讲授和例题、课堂思考互相配合的方式来实施教学。作业辅导计划:无课堂教学小结:混凝土的分类及特点;混凝土的各个组成材料的定义、分类及对混凝土强度或配合比的影响。2015 年 4 月 27 日课后札记:年月日系领导审批:年月日教 案 续 页教学程序及讲授提纲或讲稿第四章 混凝土第一节 概述一、混凝土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方法手段理论讲授理论讲授理论讲授理论讲授理论讲授理论讲授理论讲授时间8min5min4min5min3min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和石为骨料,按一定比列和工艺配制成的混凝土。2、分类分类标准:所用胶凝材料、体积密度、施工方法、性能特点、抗压强度;二、混凝土的应用特点1、优点原材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较低;性能多样,用途广泛;硬化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硬化后整体性好;良好的耐水性;较高的耐久性;与钢筋具有相近的热胀冷缩特性。2、缺点导热系数大,保温隔热性能差;混凝土的质量受施工工艺的影响大。3、弥补缺点的措施可掺入钢纤维,提高材料的抗裂性能和韧性;采用轻骨料可减少自重;在生产过程中掺入适量的早强剂,可加快它的凝结硬化。第二节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普通混凝土(简称为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组成,另外还常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为一个坚实的整体。一、水泥抗拉强度低,易发生开裂;自重大,比强度小;硬化速度慢,生产周期长;5min5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