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1 页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 密……… .………… 封…………………线…………………内…… ..……………… 不…………………… . 准…………………答… . …………题…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2024 年硕士讨论生入学考试《教育学》能力检测试卷 A 卷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 分钟,本卷满分为 300 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认真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45 小题,每题 2 分,共 90 分)1、“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体现了蔡元培主张( )A.教育独立B.教授治校C.思想自由D.文理沟通2、严复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受斯宾塞“三育论”的影响,主张鼓民力、开民智和( )A.新民德B.移民风C.增民财 D.强民体3、“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其主要含义是( )A.教育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不是儿童生活的过程B.教育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生活的过程C.教育是学校的生活,而不是儿童的生活D.教育不是学校的生活,而是儿童的生活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进展的基本途径是( )A.进展生产力B.消灭社会分工C.普及教育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选择( )A.程序教学模式B.掌握教学模式C.探究教育模式D.范例教学模式6、体谅模式使用诸如“有人在乘车时不停地跟司机说笑话,接着可能发生什么?”之类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沟通经验,续写故事或画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其直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 )A.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客观评价他人的处境和需求B.设身处地,从参加者的立场感受他人的处境和需求C.设身处地,从参加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D.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7、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 )A.元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8、在讨论“二战”期间在华犹太人的教育状况时,讨论生只查阅了上海档案馆。指导老师让该生继续到哈尔滨档案馆查阅资料。这个讨论生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违反了( )A.全面性B.准确性C.勤于积累D.善于思索9、如下现象属于教育范畴的是( )A.爸爸针对小明懦弱的个性设法训练小明如何以牙还牙报复欺侮者B.妈妈指导小明在与他人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