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0 页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 密……… .………… 封…………………线…………………内…… ..……………… 不…………………… . 准…………………答… . …………题…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2024 年硕士讨论生入学考试《教育学》题库检测试题 C 卷 附解析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 分钟,本卷满分为 300 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认真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45 小题,每题 2 分,共 90 分)1、在教育实验中,讨论者试图控制师生的“实验情结”,对实验结果的消极影响,应实行的措施是( )A.双盲控制B.纳入处理C.重复验证D.随机取样2、某讨论者试图用实验法来验试“灌输会窒息学生的制造力”这一讨论假设。这种做法违反了教育讨论的( )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伦理原则3、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立场与方法讨论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元教育学4、有西方学者讨论发现,美国大多数老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不合乎他们的要求就要受到处罚。这实质上是老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 )A.传递B.选择C.制造D.传播5、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戊辰学制”的指导原则,对 1922 年“新学制”标准进行了调整,特别提出( )A.“多留各地伸缩余地”B.“使教育易于普及”C.“根据本国国情”D.“谋个性之进展”6、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 20 世纪 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 )A.分析B.理解C.评价D.综合7、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 )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D.核心课程第 2 页 共 10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8、1928 年 5 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整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颁行“戊辰学制”,该学制颁定后进过多次局部的曾该和调整,越来越重视( )A.乡村教育B.普通教育C.师范教育D.职业教育9、在有指导的发现学习中,老师提示和指导学生思维以促进学生的理解,这种教学属于( )A.程序化教学B.支架式教学C.合作是学习D.讨论10、“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应进展人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指( )A.实战能力B.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