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利部长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会议上的致辞VIP免费

水利部长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会议上的致辞_第1页
1/3
水利部长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会议上的致辞_第2页
2/3
水利部长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总结回顾十一五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通报表扬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研究分析当前建管工作形势,安排部署十二五和20XX年任务,努力开创水利建设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XX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省长王儒林、副省长王守臣同志亲临会议指导。刚才,王儒林省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使我们感受到XX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活力以及水利改革发展的良好态势,听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准确把握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新形势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跨越,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投入运行,治淮、治太骨干工程全面完成;专项规划内6240座大中型及重点小型、东部1116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如期完成,向党中央、国务院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成果,水利建设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水管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公益性管理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逐步落实,长效良性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运行调度科学规范;河湖管理持续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和采砂管理不断规范,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不断增强,水利基础保障能力大幅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战线同志们的辛劳和智慧。特别是在抗御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次生灾害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以及历年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广大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者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展开工程查险、抢险、排险、应急处置等工作,为夺取抢险救灾胜利和顺利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第1页共3页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从事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对受到通报表扬的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民生水利发展的攻坚时期。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水利改革发展全局,意义重大而深远。第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水利建设,水利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基本水情没有改变,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水利建设步伐,转变水利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水资源要素配置的先导作用和水利基础设施的保障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加快水利发展的期盼,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第二,完成大规模建设任务,对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中央1号文件提出,力争通过5年至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明确提出今后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高出一倍。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投资高、规模大、项目多、任务重,尤其是量大面广的民生水利项目,很多由基层水利部门承担,对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带来重大考验。我们必须针对大规模水利建设的新特点,进一步规范基本建设程序,不断创新建管机制,加快完善法规制度,充实建管力量,强化质量和安全监督,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加强项目验收管理,确保大规模水利建设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第三,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对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水利建设与管理领域的改革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但仍有大量难题亟待解决,特别是水利建设管理模第2页共3页式、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中小水利工程管护等问题,都是难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水利部长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会议上的致辞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