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原文及白话译文 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 名 万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 译 文 】 可 以 说 出 来 的 道 , 就 不 是 永 恒 不 变 的 “道 ”。 可 以 叫得出 来 的 名 ,就 不 是 永 恒 不 变 的 “名 ”。 “无 ”, 是 天 地 形成的 本始 ; “有 ”, 是创生万 物 的 根源。 所以 应该从经常 不 见其 形之 处体察“道 ”的 奥妙 ,应该从经常 显露其 形之 处体察万 物 的 归宿。 “有 名 ”和“无 名 ”这两者 来 源相同 而 名 称各异 , 它们都可 以 说 是 幽微深远。 再往上推, 幽微深远到极点, 就 正是 所有 的 道 理及一 切变 化的 根本了。 第 二章 天 下皆知美之 为美, 斯恶已; 皆知善之 为善, 斯不 善已。 故 有 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是 以圣人处无 为之 事, 行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焉 而 不 辞 , 生而 不 有 , 为而 不恃 , 功 成而 弗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 译 文 】 天 下人都知道 美之 所以 为美, 丑 的 观 念 就 跟 着 产 生; 都知道 善之所以 为善, 不 善的 观 念 也 就 产 生了。 没 有 “有 ”就 没 有 “无 ”, 没 有“难”就 没 有 “易”, 没 有 “长”就 没 有 “短”, 没 有 “高”就 没 有“下”, 没 有 “音”就 没 有 “声”, 没 有 “前”就 没 有 “后”, 这些都是 相辅 相成的 。 因 此 圣人做 事, 能 体合 天 道 , 顺 应自 然 , 崇 尚 无 为,实 行不 言 的 教 诲 。 任 万 物 自 然 生长, 而 因 应无 为, 不 加 干 预 ; 生长万物 , 并 不 据 为已有 , 化育 万 事, 并 不 自 恃 其 能 ; 成就 万 物 , 亦 不 自 居其 功 。 就 因 为不 自 居 其 功 , 所以 他 的 功 绩 反 而 永 远不 会 被 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