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江苏徐州丰县广宇学校刘庆贺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 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 40°C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 10CC.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 50CD. 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C2.北方的冬天,人在户外说话时呼出“白汽”,“白汽”形成的原因是()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3.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 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B. 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C.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D. 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冷藏室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 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B.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一一液化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D. 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5. 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 3500 万产方米,其中 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 1 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A. 汽化凝固B. 汽化液化C. 液化凝华D. 升华凝华6.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 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 100°C 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B. 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C. 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D. 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7. 2010 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 1 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图 1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8.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 “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9. 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