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P48 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 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具:课件,导学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50×3= 40×22= 20×20= 53×30= 600×30= 30×23= 400×50= 350×2= 学生开火车回答。 2、笔算 708×6= 790×8= 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设计意图:复习口算知识,为末尾有0 的乘法笔算做好准备;复习笔算知识,为中间有0 的笔算除法做好准备,同时熟悉乘法笔算的基本步骤。】 二、探究新知A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 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 千米。它们30 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160×30= 106×30= 问:这道乘法算式的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 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1)口算:先是口算出 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 0。 2)笔算:展示两种不同的算法。 3)让学生对两种算法发表评价,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利用 0 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引导学生选择后一种方法 4)讨论:写竖式时,如何处理 0 和非 0 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 的个数? 5)小结:笔算末尾有0 的乘法,先乘0 前面的数,然后看因数末尾共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 0。 结合实际板书:末尾有0,先算0 前面的,算完再添0;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对比选择,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末尾有0 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巩固A 1、出示题目: 220×40= 60×160= 360×25= 12×580= 要求:小组讨论怎样对齐数位,再列竖式计算。 2、学生独立计算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3、指名汇报: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强调:60×160=,把 160 放前面省略一步,但在验算时也要用到 60放前面;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