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普通中专“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3年。学生修业合格后,可获得中专文凭和相关等级证书。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文化与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学生,使其能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操作和基层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担任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材料试验工、木工、砖瓦工、抹灰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油漆工、防水工、测量放线工、架子工等操作岗位的工作和施工员、预算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等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 1.具有相当于初中阶段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基本知识。 3.掌握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建筑工程设备施工图等的基本知识。 4.掌握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基础、建筑构造、房屋设备、给排水、建筑电工、建筑工程测量、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建筑施工工艺、建筑工程预算、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的基本知识。 5.了解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技术发展动态,以及人文、社会方面的基本常识。 对于管理和操作岗位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管理型人才应高于操作型人才。 (二) 能力结构与要求 1.具有比较熟练的建筑工程施工操作岗位的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建筑施工、预算、质量、材料等基层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实际能力。 3.具有创新精神和立业创业能力,并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三) 素质结构与要求 1. 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 2. 较强的专业知识、技术、业务能力和创新精神; 3. 良好的文化素养、人文知识和环保意识; 4. 较好的身体素质。 四、培养模式 培育的重心:以施工能力(包括技术和管理)培养为重点,同时兼顾预算、技术资料管理方面等工作能力的培养;适当进行设计能力(包括建筑和结构)的初步培养,以提高在施工中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模式: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分段教学模式,即将三年教学时间分为两段,前两年左右为公共教学阶段,完成文化基础、公共专业课及基本专业技能训练(对砖瓦工、抹灰工、测量工、钢筋工、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