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计划 2 0 1 8 -2 0 1 9 学年第二学期 制定人: 指导 思想 在教育教学中,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教学 目的 1 .针对自我与同伴的交往问题,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学习,提升学生同伴交往的经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2 .引导学生系统系统地了解社区生活、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打开这些相对陌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学生在这些生活领域中的生活经验。 3 .帮助学生了解通信方式的变迁、通信方式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养成文明通信的行为习惯,遵守通信中的法律和道德要求。 4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 教学 重点 1 .增进学生对交往主体的认识,让学生具有较为全面的自我认识以及形成尊重和接纳他人的交往态度;帮助学生建立友好相处、真诚相待、团结友爱、快乐美好的同伴关系。 2 .从情感上引入学生对社区生活的感受,再从认识上推动学生对社区人、事、物的了解,引导学生主动维护社区利益,积极为社区生活的改善建言献策,并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邻里交往方式,继而扩展到对“家乡”这更广阔的生活环境的学习中。 3 .从学生熟悉的、公共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公共设施对人们生活的价值,帮助学生真正做到爱护公共设施,并引导学生形成无论在何种生活处境下,都要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态度,培养学生讲文明、守秩序、懂关爱的公共生活观、公共生活方式。 4 .引导学生了解交通、通信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认识交通和通信方式的多样性,并侧重展现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交通和通信事业发展所引发的各种环境问题、社会生活问题。 教 学 工 作 进 度 表 章 节 周 次 课 时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及重点 教学措施 第 一 单 元 第 一 至 五 周 5 课 时 1 .我是独特的 2 .不一样的你我他 3 .我很诚实 4 .同学相伴 1 .学生能够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的特点与品质;正视自己的不足,有信心改进自己;能够肯定、接纳自己,有自信成为更好的自己。 2 .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理解“不同”让生活更精彩; 学会理解、宽谷 欣赏他人,与不同的人友好相处。 3 .学生知道诚实就是实话实说,不撒谎、不虚假;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