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珊溪镇小三年级上册语文过程性评价方案 三(3):夏彬妹 一、指导思想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及时有效地促使教学效果的反馈,使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本着新《课标》的精神和《课改纲要》的思想和要求,我制定了语文过程性评价方案,倡导用有效的评价方式来鼓励学生,关注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 二、 评价对象 三年级(3)班学生 三、评价原则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的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与不足,并提出建议。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重视定性评价(赏 识 性原则) 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日 常 生活 中 ,以 赏 识 的态 度和发展的眼 光 看 待 学生,对学生成长中 的行为和心 理 变 化 ,教师和家 长应 给 予 积 极 、理 解 、欣 赏 、关注的态 度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 性差 异 ,保 护 学生的自尊 心 和自信 心 。对个 性发展处 于优 势 的群 体 ,给 予 积 极 地评价,促使学生在更多地方面 发展; 对于 某 些 方面 处 于弱 势 的群 体 ,更要给 予 关注,用发展的眼 光 看 待 学生的每 一点 进步,激 发学生的主 体 意 识 ,让 其 主 动 参 与评价。 3.教师评价、家 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评价相结合(多元 化 原则)。 考试只 是课程评价的一种方式,本方案将 探 求将 考试与其 他 评价方式有机结合,灵 活 运 用。改变 笔 试作 为唯 一的考试手 段 ,过分注重量化 的局 面 。评价的主 2 体由教师发展到教师、学生、伙伴、家长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4.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本阶段的知识结构,抓重点,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系统性原则)。 评价将采用平时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将评价的发展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平时评价与《小学生素质报告单》的终结性评价结合,避免出现两层皮的现象。 1.鼓励性原则: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排队或区分好坏,而是为了增进对学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