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漏 ▶ 教学目标 1.会认“婆、脊”等 8 个生字,会写“漏、喂”等 13 个字,正确读写“里屋、莫非”等 7 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4.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2.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复述故事。 ▶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利用字形识记“漏”;利用偏旁部首识记“婆、贼、颠”;结合象形识记“纵”,探究字理,换词理解。 写字:左右结构的字较多,集中指导。“喂、胖、驴、贼、狼、抱、胶、粘”,左右占位相似,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厉”字是半包围结构,可与同音字“历、励”进行比较来掌握。 2.朗读教学 本课文本较长,教学时,先重点指导朗读老公公与老婆婆的对话,让学生感受房子漏雨的无奈,然 后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有关 老虎 和贼的表 现 及 心 理活 动 的句 子,读出故事情 节 的变化,读出老虎 、贼的做 贼心 虚 与狼狈 。由 自由 读到 默读再 到 带 着 动 作读,读出故事的趣味性。 3.复述课文 本课由 梳 理到 精 读再 到 复述,层 层 递 进,环 环 相扣 。首先,引 导学生结合课文快速 回 答 “漏”是什 么 ,围绕 “漏”寻 找 老虎 和贼的不 同理解,前后 对比。再 结合故事情 节 ,理解课文内容。最后 ,引 导学生借助课后 习 题 给 出的地点变化来复述故事。复述故事时要体现 出故事的趣味性。 ▶ 教学准备 2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1 课时 ▶ 课时目标 1.认识“婆、脊”等 8 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内容。 ▶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故事激趣,初步感知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民间故事《白蛇传》,教师简介“民间故事”。 课件出示: 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师:民间故事的特点就是故事里的人有情有义,故事里的动物会说话,故事里的情节很有趣。 (2)联系已有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