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操作系统重塑企业数字化竞争力在过去几年,“工业互联网”不仅在全球引发了一场技术风潮,更成为政府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局势下,打造中国工业强引擎、构建产业新生态、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武器。一、工业互联网已成重要基础设施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技术交叉融合,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万物互联、虚实结合、数字智能、开放共享的新时代。工业互联网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国内年度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万亿,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制造业的快速复苏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稳定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数据显示 2020 年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57445 亿元,同比增长 2.4%。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下,各地工业企业快速复产复工,反映了中国制造业门类完整齐全、产业链韧性强、灵活度高、自我恢复能力强的优势。工业互联网产业经过 4 年多发展,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二、工业操作系统的必要性目前制造业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其生产、管理、运营各环节逐步暴露出许多问题。工业企业的真实需求,主要体现在数据融合,生产计划调度,工业设备管理,生产协同等方面。在数据融合应用方面,普遍存在多元数据采集、异构系统集成、数据融合应用的需求。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生产数据、管理数据、化验数据、安全监控数据、环保监测数据、气象环境数据、原材料质量、人员定位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等如何进行有效地加工和应用是目前工业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在企业的实际经营和运维过程中,又强烈地要求这些数据能够无缝融合。在生产计划调度方面,企业急需应用门槛低的行业工厂模型、物性数据库及算法库。由于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环节多,协作关系复杂,生产连续性强,情况变化快,某一局部发生故障,或某一措施没有按期实现,往往会波及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因此,加强生产调度工作,对于及时了解、掌握生产进度,研究分析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使差距缩小或恢复正常是非常重要的。在工业设备管理方面,企业缺乏智能化、可视化、一体化的管理工具。制造业企业存在大量动设备和静设备,包括罐类、塔类、阀门类、管道类、仪表类、化验分析类等。这些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不一,维护、保养和管理要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