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题目 第十二单元东方神韵——中国民族乐器 教材分析 本课程的名称是《声乐》,所选用的是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的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音乐》基础版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 7月第1版),谢莉莉主编。 本课选自教材的第十二单元—《东方神韵—中国民族器乐》。本课通过了解多种民族乐器、欣赏民族器乐曲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和了解民族器乐曲的独特风格,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和关注,从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 学情分析 中职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并没有经过相关音乐方面的面试,水平层次不齐,有的来自城区,从小学到初中音乐课开设的都很正常,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而大部分学生来自山区农村,之前的音乐课开设情况并不好,所以音乐基础薄弱。对乐器的了解更是少之甚少。虽然学生已经经过了一年的学习,但是对乐器了解仅仅是粗糙的不够系统。在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环节必须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情况,务实“教”与“学”的可行性。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聆听,欣赏、体验能够了解中国民族乐器;区分声乐演唱三种方法的特色。 2 、用愉悦的心情,轻巧活泼、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 、认识中国的民族乐器,了解中国民族乐器起源的时代,起源时期乐器的特征与现代乐器的特征并辨认民族乐器的四种类别。 2 、通过对器乐曲的欣赏、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赏析与讲解,让学生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让中国民族音乐更加走进学生,发扬中国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认识中国民族乐器并且区分其类别。 2、区分三种唱法,用正确歌唱方法学唱《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难点:能够用适当的乐器给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2 课程主题 中国民族乐器 预定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中国的民族乐器,了解中国民族乐器起源的时代,起源时期乐器的特征与现代乐器的特征;了解并辨认民族乐器的四种类别。 2. 技能目标:通过对器乐曲的欣赏、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3.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赏析与讲解,让学生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让中国民族音乐更加走进学生,发扬中国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民族乐器,通过一些民乐作品去认识这些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