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教学大纲 生理学大纲(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掌握内环境与稳态、反馈调节等基本概念,熟悉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掌握内容: 掌握内环境与稳态;反馈调节(负反馈、正反馈、前馈)以及生理功能的自控原理。 熟悉内容:熟悉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体液调节(激素、局部体液因素),自身调节。 了解内容: 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目的要求: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熟悉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骨骼肌原理及肌肉收缩力学分析。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机制,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过程。 掌握内容: 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单纯扩散、载体和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继发 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极化,超极化,的概念,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静息电位和K+平衡电位)及其研究手段。 3、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去极化、复极化、反极化、超射的概念;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阈值、兴奋性和兴奋,阈电位与局部兴奋;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兴奋性变化的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锋电位与 Na+平衡电位)及其研究手段(平衡电位、改变离子浓度;通道阻断剂;电压钳与膜片钳);兴奋的传播:兴奋在同-细胞上的传导,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其意义。 4、局部电位:局部电位的概念、分类(去极化与超极化)、特点与产生机制。 5、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终板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特征。 (细胞的信号转导将在内分泌章讨论)。 熟悉内容: 1、 肌肉收缩的肌丝滑行理论;兴奋-收缩耦联、张力-速度关系曲线,长度-张力关系曲线,最适初长度。 2、 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单收缩、强直收缩;前负荷、后负荷;等长收缩、等张收缩;Vmax,P0;肌肉的收缩能力。 3、钙离子在耦联中的作用。 了解内容: 1、 了解单位膜的分子组成,液态镶嵌模型。 2、骨骼肌的细微结构,肌小节,粗肌丝和细肌丝,肌管系统。 第三章 血液 目的要求:了解血液的组成、血浆及有形成分的功能,白细胞生理;熟悉血液的理化特性。掌握红细胞生成的调节,血液在内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生理性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