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教 育 思 想 史 概 要 第一章 先秦教育思想 一 、 孔 子 教 育 思 想 孔 子 ( 前 551- 前 479) 名 丘 , 字 仲 尼 , 春 秋 时 鲁 国 人 。 他 是 我 国 古 代 伟 大 的 思 想 家 和教 育 家 。 研 究 孔 子 的 主 要 材 料 是 《 论 语 》, 其 次 是 散 见 于 《 左 传 》、《 礼 记 》、《 孟 子 》、《 荀 子 》等 书 中 的 言 行 记 载 。 孔 子 的 办 学 方 针 是 “ 有 教 无 类 ”, 即 不 分 贵 族 与 平 民 , 不 分 华 夏 与 蛮 夷 , 都 有 享 受 教 育的 权 力 。 这 就 打 破 了 “ 学 在 官 府 ” 的 传 统 格 局 , 使 教 育 普 及 于 平 民 。 孔 子 极 重 视 教 育 在 社 会 发 展 中 的 作 用 。 他 认 为 ,“ 道 之 以 政 , 齐 之 以 刑 , 民 免 而 无 耻 ;道 之 以 德 , 齐 之 以 礼 , 有 耻 且格 。”(《 论 语 ·为 政 》) 孔 子 重 视 教 育 对个人 的 培养作 用 , 他 说:“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阳货》) 因而 主 张早期教 育 ,“ 少成若天性, 习惯之 为 常”。(《 大 戴礼 记 ·保傅》) 孔 子 的 教 育 目的 是 培养能“ 修己以 安百姓”(《 宪问》) 的 君子 。 这 种人 德 才兼备, 既“ 笃信好学 , 守死善道 ”(《 泰伯》), 又能治千乘之 国 , 能长千室之 邑。 孔 子 的 教 育 内容主 要 包括道 德 教 育 和 文化知识教 育 两方 面。“ 子 以 四教 :文、 行 、 忠、信。”(《 述而 》) 行 、 忠、 信皆属德 育 , 文即 文化典籍, 亦即 诗、 书 、 礼 、 乐、 易、 春 秋 这 六部后世称之 为 经典的 著作 。 孔 子 重 视 道 德 教 育 。 “ 君子 务本, 本立而 道 生。 ” “ 孝弟也者, 其 为 人 之 本与 !” (《 学而 》 )其 道 德 教 育 过程可分 为 三个阶段: 首先 是 加强道 德 认 识。 孔 子 强调要 知德 、 知礼 、 知仁, 并通过人 物评品等 方 式来确立学生的 道 德 信念。 其 次 要 培育 道 德 情感。 他 说:“ 唯仁者能好人 , 能恶人 。...